電子商務巨頭亞馬遜(Amazon)在挺進實體零售的路上更進一步,4日在紐約曼哈頓蘇活區(SoHo)開設名為「亞馬遜四星」(Amazon-4 star)的精品零售店,專門銷售亞馬遜網站上的熱門商品。亞馬遜此前曾在曼哈頓中城開設書店,但銷售商品僅限書籍和亞馬遜電子產品,此次開設精品店則是向實體零售業更進一步;該公司此前收購了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即表明了向實體零售業進軍的決心。進入這家亞馬遜精品店,顧客可以看到各類在亞馬遜網站上熱賣的商品,從新奇的廚房用品到暢銷書、棋牌遊戲、筆記本電腦、亞馬遜電子產品、兒童玩具等。這家精品店面積大約為4000平方英呎,呈現的商品均是在亞馬遜網站上評分四星以上的產品;CNBC報導,亞馬遜實體零售部門副總裁詹姆斯(Cameron James)表示,預計精品店在即將到來的假日購物季會吸引大量顧客。詹姆斯表示:「蘇活區不僅是紐約市的高檔購物區,而且也是全國首屈一指的高檔購物區,在這裡開設亞馬遜實體店,一定能招徠大量遊客。」顧客走進這家亞馬遜精品店,宛如從亞馬遜網站走入了現實:進店即可看到亞馬遜網站主頁呈現的「每日折扣」,亞馬遜會員在店內購物還可以享受網站購物價;顧客還可以在每個商品的名牌下面看到網站上的評分,以及網購評價。精品店內,甚至有一張桌子上展示「顧客經常一起購買的商品」,在網站購物時也有此欄推送;而且這家店還專門準備根據網上數據分析得出的紐約市民最喜歡購買的商品,例如「快煲電壓力鍋」(Instant Pot)、Black & Decker便攜式吸塵器等熱門商品。就讀紐約大學的盧小姐在瀏覽亞馬遜精品店時表示,能在實體店中還原網站的購物體驗,讓她感到十分新奇;她說,「希望亞馬遜能夠多開幾家這樣的精品店,畢竟對購物者來說,逛實體店總比在網上購物的體驗要好,而亞馬遜實體店又兼有網上購物的特性,非常吸引人。」


hfnfxdn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撰文/布拉克摩爾(Susan Blackmore) 繪圖/倪傳婧(Victo Ngai) 翻譯/謝伯讓人類是否為這個行星上唯一有意識的物種?龍蝦、獅子、甲蟲和蝙蝠可能只是無意識的「自動」生物,只會在沒有意識經驗的情況下對世界做出反應?亞里斯多德即抱持這種看法,認為人類擁有理性的靈魂,而其他生物只有生存的本能。在中世紀基督教文化所稱「存在巨鏈」的世界觀中,人類的位階高於沒有靈魂的動物,僅次於神和天使。17世紀的法國哲學家笛卡兒也認為,其他生物只有反射動作。然而,隨著生物學知識的累積,我們越來越清楚人類不只和其他動物擁有類似的解剖構造、生理反應和基因,我們還都擁有類似的視覺系統、聽覺系統、記憶和情緒反應。這種由意識經驗所形成的奇異內在,難道真的只有我們人類才有?這是一個困難問題。儘管你的意識經驗看似是你最清楚不過的事,但是它可能是最難研究的題目。關於意識,我們甚至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或許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訴諸哲學家納格爾(Thomas Nagel)在1974年提出的著名問題:「身為蝙蝠,有何感受?」納格爾以蝙蝠比擬,是因為牠們生活的方式和人類非常不同。我們可以試著想像蝙蝠倒掛入睡,或使用聲納來探測和巡弋世界時的感受,但是蝙蝠真的有任何感受嗎?重點在於:如果蝙蝠沒有感受,我們就可以說牠沒有意識;如果蝙蝠有某種(任何)感受,牠就有意識。那蝙蝠究竟有沒有感受?我們和蝙蝠還是有許多相似之處:人類和蝙蝠一樣擁有耳朵,而且我們可以想像以手為翼。那麼,想像自己是一隻章魚:你有八隻彎曲、抓力強勁且敏銳的觸手,可以用來移動身體和捕捉獵物;你沒有骨骼,所以可以鑽過狹小空間;你的神經細胞只有1/3在腦袋裡,其他都分散在八隻觸手各自擁有的神經索中。試想,身為章魚、牠的腦、或牠的一隻觸手,會有怎麼樣的感受?關於意識的科學研究,無法輕易回答這個問題。更難解的是意識的「艱難問題」(hard problem)。主觀意識如何從客觀的大腦活動中產生?物理本質的神經細胞如何透過化學和電生理訊號產生痛覺、在觀看滿天紅霞時感到壯麗以及品嚐紅酒時有美妙味覺?這是一種二元論式的問法:心智如何能從物質中產生?但,心智真的有從物質中產生嗎?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意識研究人員分成兩派。我們可以借用哲學家鄧奈特(Daniel C. Dennett)在一場論戰中的描述,他把其中一派稱為「B派」,此派學者在苦思意識的艱難問題後,認為「哲學殭屍」可能存在:一種假想生物,和你我完全一樣,卻沒有意識。如果相信哲學殭屍存在,也可能認同其他生物可以在「完全黑暗」、完全沒有意識的情況下看、聽、進食和交配。若真如此,意識就是人類的一種特殊能力,在演化過程中可能出現或沒有出現。而且很多人可能認為,我們很幸運才會擁有意識。另一邊則是「A派」,此派學者駁斥哲學殭屍的可能性,套用哲學家邱吉藍(Patricia Churchland)的話,他們認為意識的艱難問題其實只是混淆議題的「騙人問題」(hornswoggle problem)。意識要不是等同於身體和大腦的活動,要不就是來自我們和其他動物共同擁有的基本生理結構與活動。A派認為,追問「意識本身」何時演化、為何演化以及有何功能,根本沒有意義,因為「意識本身」並不存在。感受苦痛 這項爭論為何重要?其中一個重點就是受苦。當我不小心踩到我家貓咪的尾巴時,牠高聲尖叫並奪門而出。我很確定傷到牠了。但如果只看行為,可能會產生誤解。我們可以在一隻機器貓的尾巴上放置壓力感測器,並設定感測器被踩到時會啟動機器貓發出尖叫聲,在此情境,我們不會認為這隻機器貓經驗到痛。許多人選擇吃素,因為他們不忍農場動物遭受的不人道對待,但是那些可憐的牛和豬是否真的渴望逃到野外?養雞場的雞在狹小籠中是否真的極度痛苦?行為實驗發現,雖然母雞喜歡在乾草中抓蹭,而且當牠們可以輕鬆選擇時,也會挑選有乾草的雞籠,但是當有厚重的門簾擋住有乾草的雞籠時,母雞卻懶得擠過門簾進去。牠們真的在意所處的環境嗎?活龍蝦被煮熟時會發出尖銳的聲音,但那會不會只是空氣被擠壓出硬殼時產生的聲音?當龍蝦或螃蟹受傷、被迫離開水中或斷螯時,體內會釋出類似皮質醇和皮質酮的壓力激素,這個反應被視為牠們可以感受痛苦的生理證據。另一項更具說服力的證據是蝦子受傷時,表現出跛行並磨蹭自己傷口的行為,如果施以人類的止痛藥,此行為就會減少。魚類也是如此。當研究人員在虹鱒嘴唇注入醋酸後,虹鱒會開始翻滾並以唇摩擦魚缸邊緣和碎石,施以嗎啡則可以減少此行為。當斑馬魚可自由選擇內有碎石與植物的魚缸或空蕩魚缸時,牠們會選擇較多物品的有趣魚缸;但是當牠們被注射酸液後,則會選擇空蕩但水中含有止痛藥的魚缸。和人類相比,魚類的痛覺或許比較簡單,但這些實驗顯示魚類確實能感覺疼痛。有些人對此仍有質疑。澳洲生物學家基伊(Brian Key)認為,魚的行為看起來很痛苦,但這並不表示牠們真的有任何意識。他在公開取用期刊《動物感知》的一篇文章中提到:「毒害刺激並不會讓魚有任何感受。」他認為,人類的意識仰賴訊號擴大以及全面整合,魚類則沒有足以形成此類連結的神經結構。換言之,基伊不接受這些行為和生理證據,他認為人類的獨特性來自於我們的特殊生理結構。從腦部結構尋找意識 如果這些研究無法提供解答,或許可以試著比較各物種的腦。人類獨有的意識是不是出自較大的腦容量?英國藥理學家葛林菲爾德(Susan Greenfield)認為,在生物界中,腦容量越大,意識程度就越高。但如果真是這樣,非洲象和北美灰熊的意識就會高於人類,而大丹狗和大麥町的意識也會高於北京犬和博美狗。看來這種說法行不通。比腦容量更相關的,或許是可用來判斷意識狀態的大腦結構和功能。幾乎所有哺乳類以及大多數動物(包括多種魚類、爬行類和一些昆蟲)都有清醒和睡眠的交替循環,或至少有強烈的日變節律活動和反應,而這些生理活動是由特定腦區負責,例如哺乳類的下腦幹。因此,從清醒狀態來看,我們可以說大多數動物是有意識的。然而,這並不表示牠們有意識經驗(我們仍無法知道清醒的蛞蝓或蜥蜴的主觀感受)。有許多科學家,包括英國神經科學家賽斯(Anil Seth)以及已逝的克里克(Francis Crick)都認為,人類意識與兩個腦部結構之間低振幅且快速的大範圍互相傳輸有關:其一是視丘,位於大腦中央的感覺訊息中繼站,另一是大腦皮質,即大腦表層的灰質;這些科學家認為,「視丘皮質迴路」(thalamocortical loop)可協助整合各腦區的訊息並產生意識。如果這樣的說法正確,那只要別的物種也有此結構,就表示牠們也有意識。賽斯認為,由於其他哺乳類也有此結構,牠們也都有意識,相較之下,許多動物則沒有,例如龍蝦和蝦子都沒有大腦皮質或視丘皮質迴路。不過,我們可能仍需要更精確的理論,才能找出大腦中對應意識的關鍵結構。目前最熱門的理論之一是美國神經科學家巴爾斯(Bernard Baars)提出的全局工作平台理論(global workspace theory),該理論認為人腦是以一個工作平台(類似工作記憶)為核心,任何進入工作平台的心智內容(登上聚光燈照亮的內心劇場「舞台」時)會被傳播到其他沒有意識的腦區。這種全局傳播機制就是我們產生意識的關鍵。全局工作平台理論主張,沒有大腦的動物,例如海星、海膽和水母,就不會有任何意識,其他擁有大腦但沒有適當全局工作平台結構的生物,例如魚類、章魚等多種動物,也不會有意識。然而一如前文所述,有許多行為證據顯示這些動物應該有意識。另一項熱門的理論是由美國神經科學家托諾尼(Giulio Tononi)所提出的整合訊息理論(integrated information theory)。此理論以數學為基礎,量化並定義一個系統中相異且可被整合的訊息量Φ。透過放大並整合腦中的神經訊號,幾種測量Φ的方法都顯示,腦容量大且複雜的人類大腦擁有較高Φ值;相較之下,簡單的神經系統則Φ值較低,而不同物種的特殊神經系統結構也會影響Φ值。和全局工作平台理論不同之處在於,整合訊息理論認為低階生物也可能有意識,如果機器具有適當結構因而擁有高Φ值,那它可能也有意識。演化中的心智 到目前為止,上述的行為實驗、生理實驗和解剖學研究結果顯示出互斥的答案,甚至兩項最熱門的意識理論也是如此。如果我們探索意識如何演化、為何演化以及何時演化,會不會有助於找到答案呢?再一次,我們看到了兩派壁壘分明的研究人員。B派認為,由於人類的意識昭然可見,意識必然有其功能,例如引導我們的行為或幫助我們躲避掠食者。至於意識演化出來的時間則說法不一,從數十億年前到有歷史記載以來都有。例如精神病學家兼神經生物學家費恩柏格(Todd Feinberg)和生物學家馬拉特(Jon Mallatt)提出一項有點含糊的理論(目前仍缺乏有力證據),認為意識涉及特殊的心智影像型式,並且和巢狀(nested)和非巢狀(nonnested)的神經結構有關(譯註:巢狀神經結構涉及回饋和雙向訊息傳送,非巢狀則只有單向傳送)。他們指出,這些結構可在5億6000萬~5億2000萬年前的生物身上發現。提出全局工作平台理論的巴爾斯則主張,約在兩億年前哺乳類大腦出現時,意識便顯現。英國考古學家密森(Steven Mithen)認為,意識出現在六萬年前的文化大爆發時期,先前在腦中各自獨立的種種技巧在那時終於完全整合。心理學家簡恩斯(Julian Jaynes)也同意這種整合確實曾發生,但時間點應該更晚。簡恩斯認為,由於在希臘史詩《伊里亞德》中找不到「意識」這個字詞,所以古希臘人意識到自身思想的程度與現代人並不相同:他們把自身思想歸源於諸神;因此他主張,人類在3000年前仍無意識經驗。在A派看來,這些想法全都不對,因為意識根本沒有獨立的功能或來源:它的本質就非如此。例如此派的取消唯物論者(eliminative materialist)邱吉藍夫婦(Patrica and Paul Churchland)認為,意識只是「等同於」神經活動,而且有朝一日我們將會接受這樣的看法,就像接受光「等同於」電磁輻射。整合訊息理論也否認意識有獨立功能,因為任何擁有足夠高Φ值的系統必然有意識。上述這些理論都不認為只有人類擁有意識,但還有一項理論可能會主張只有人類有意識。我們是聰明的自欺者? 這項理論為人所知,卻常常遭到誤解――意識幻覺理論。此理論不否認意識存在,但主張意識和自我的本質不同於其表象:認為意識只是幻覺。心理學家漢弗萊(Nicolas Humphrey)表示,意識就是腦中上演的一場「神秘奇幻秀」;大腦策劃出我們的內在意識經驗,宛如故事,且帶有演化上的益處:給我們活下去的理由。神經科學家葛雷西雅諾(Michael Graziano)的注意力基模理論(attention schema theory)則主張,大腦建構出一個簡化模型,用以表徵當下的注意力方式及注意到的內容;如果再與自我的模型連結,大腦(或任何機器)就會認為我們擁有意識。到目前為止,最為人所知的意識幻覺理論就是鄧奈特的多重草稿理論(multiple drafts theory),認為大腦是一個龐大的平行系統,沒有中央舞台,也沒有一個「我」坐鎮其中、觀察並掌控一切。他認為,大腦同時處理好幾份關於知覺和思想的草稿,直到系統被迫做出反應,接著我們才會認為自己是有意識產生思想或做出行為。因此,意識是我們在事實發生之後所做出的歸因。鄧奈特認為這和迷因(meme)理論有關;迷因是在人與人之間不斷複製的資訊,包括文字、故事、科技、時尚和習俗。由於人類能夠做到全面且廣泛的模仿,因此可以複製、改變、選擇某些迷因,並藉此產生不同的語言和文化。「人類意識本身就是一組龐大的迷因複合體」,而自我就是一種「良性的使用者幻覺」,他在《意識的解釋》書中如此寫道。這種幻覺以及迷因複合體就是我所謂的「自我複合體」(selfplex)。我們自以為擁有強大的自我、意識和自由意志,但這種幻覺可能並非良性。我們獨特的語言能力、自傳式記憶(autobiographical memory)以及看似真實卻虛假且持續的自我感受,可能正是我們感到更加痛苦的原因。雖然其他物種可能感受到痛,卻不會高喊「究竟還要痛多久」、「會不會更痛」、「為何是我」、「為何是現在」,而使得自己的內心更加痛苦。在這個意義下,人類的受苦可能是獨一無二的。對支持意識幻覺理論的我來說,答案十分簡單且清楚:人類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只有我們才有足夠的聰明才智可以自欺,使自己相信,有一個擁有意識的「我」存在。謝伯讓是美國達特茅斯學院認知科學博士,麻省理工學院腦與認知科學系博士後研究員。現為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腦與意識實驗室主任,研究主題為人腦如何感知世界。在臉書專頁「謝伯讓的腦科學世界」中定期分享腦科學趣聞。著有《都是大腦搞的鬼》與《大腦簡史》。重點提要 ■ 生理和行為證據顯示,人類和其他動物對痛苦和愉悅刺激的反應在本質上十分相似。 ■ 儘管如此,科學家對於其他物種是否有意識或痛苦感受,仍然沒有一致看法。 ■ 意識是否有演化上的意義,以及確切於何時演化出來,也是熱議的問題。 ■ 事實上,學者對意識的幾乎每一個面向都有異議。有些人認為意識可以測量,有些人則認為意識只是幻覺。 nicolas reusens Getty Images 身為蝙蝠,有何感受?如果這種生物(無尾長鼻蝠)會有某種感受,那牠就有意識。 1 2 意識何在?德國慕尼黑海拉布倫動物園裡的章魚正打開一個裝有美味螃蟹的罐子(1)。章魚的神經細胞只有1/3位於中央的腦,其餘則分散在八隻觸手之中。如果章魚有意識,牠的意識在哪裡?靜坐中的僧侶(2)頭上的電極可以測量大腦活動,但是大腦如何產生心智?仍是未解之謎。 Alamy (1); Cary Wolinsky Getty Images (2) 布拉克摩爾(Susan Blackmore) 英國心理學家、普利茅斯大學的訪問教授。她有多本著作,包括著名的《迷因機器》(The Meme Machine)。 延伸閱讀 The Character of Consciousness.David J. Chalmer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Consciousness and the Brain: Deciphering How the Brain Codes Our Thoughts.Stanislas Dehaene. Viking, 2014. From Bacteria to Bach and Back: The Evolution of Minds.Daniel C. Dennett. W. W. Norton, 2017. Consciousness: An Introduction.Third edition. Susan Blackmore and Emily T. Troscianko. Routledge, 2018.〈意識哪裡來?〉,《科學人》2018年7月號。 〈劃分意識的界線〉,《科學人》2018年3月號。 〈名家論戰:意識如何形成?〉,《科學人》2007年11月號。


hfnfxdn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7年12月才獲秘魯現任總統庫琴斯基(Pedro Pablo Kuczynski)以健康情況轉差為由特赦的秘魯前總統藤森謙也(Alberto Fujimori)又將再度入獄,秘魯法院今天撤銷對藤森的特赦,並且下令立即逮捕高齡80歲的藤森。秘魯司法部在聲明中指出,最高法院已「下令逮捕並拘留前總統藤森,因此他可能會再度入獄服刑」。藤森因1991、1992年間下令行刑隊執行兩起屠殺事件,以違反人權罪名被判25年有期徒刑。在獄中服刑12年後,藤森去年12月獲總統特赦。藤森的女兒藤森惠子(Keiko)今天表示,法院撤銷對藤森特赦的這項決定不人道、不公平。藤森惠子為秘魯主要反對黨人民力量黨領袖,被視為藤森政治王朝的接班人。藤森在利馬出生,父母均是日本人,是移居秘魯的第二代日本移民。藤森是秘魯第45屆總統,也是拉丁美洲國家第二位亞裔元首,在支持者眼中,他是救國英雄,既平定破壞國家秩序多年的叛亂份子、也成功把國家從疲弱的經濟中拯救出來;但在反對者眼中,藤森是殘酷專政的獨裁者,在執政10年間,以平亂為由濫殺無辜、為建立自己權威迫害反對者、控制社會傳媒輿論、甚至建立貪腐網絡,是個不折不扣的暴君。藤森在2000年總統大選競選連任,在極大爭議聲中勝選連任。全國爆發大規模示威,要求藤森立即下台並逮捕他。藤森最後在2000年9月訪問日本期間突然宣布辭職,利用傳真機遞交請辭信,並展開流亡日本生涯。日本以藤森保有日本國籍為由,拒絕秘魯要求引渡回國受審。但藤森在2005年趁後繼總統托萊多(Alejandro Toledo)支持下跌,宣布有意回國參選,並在2006年秘密離開日本前往智利,最終遭逮捕並引渡回國。經過多年審訊,藤森被指涉及濫用職權、賄賂、綁架、屠殺等多項罪名,被秘魯最高法院判處25年監禁,結束了他19年的政治生涯,成為階下囚。


hfnfxdn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新竹4日電)台股連日走跌,今天加權指數摜破10829.46點年線關卡,據統計,10月來台股指數共跌287.43點,跌幅約2.61%,市值縮水新台幣8628億元。分析師王兆立認為,美元強勢是台股這次殺破年線的主因。美元指數自9月27日起漲,短短5個交易日即上漲1.81%,隨著美元走強,市場資金恐將回流美國,對新興市場勢將不利,台股也無法避免受到衝擊。據統計,外資10月來共賣超台股224.53億元,4個交易日中即有2個交易日賣超逾120億元,顯見強勢美元確實引發外資籌碼鬆動。隨著外資賣超,台股指數不僅跌破11000點關卡,今天更摜破10829.46點年線關卡,為今年來第6度跌破年線,並失守10800點,收在10718.91點,逼近10700點。台股10月來指數下跌287.43點,跌幅約2.61%,估計台股市值縮水8628億元,滑落至32兆1947億元。台股前5次跌破年線,在經過幾日整理後,指數都能重新站上年線,且底部一波比一波墊高,這次台股能否複製先前走勢,再次收復年線關卡,王兆立認為,須視外資與內資動向而定。王兆立表示,當美元走強,外資賣超之際,若內資也同步站在賣方,恐將增加台股收復年線的難度,若內資能夠適時翻多,應有助減緩台股下殺力道,甚至不排除帶動台股止跌反彈,櫃買指數表現是重要觀察指標。當然美元指數後續走向也是一觀察重點,王兆立說,美元指數若延續強勢走勢,突破前波高點,外資恐將持續賣超台股,不利台股未來表現。若美元指數未再突破前波高點,王兆立認為,可將外資賣超視為是短期動作,外資後續賣超壓力應可望減緩,將有利台股後市表現,不排除有機會再次收復年線關卡。(編輯:楊凱翔)1071004


hfnfxdn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商時報【陳碧芬╱台北報導】美國升息腳步不停,為防止利差擴大和輸入性通膨,許多新興市場國家跟進升息,牛津經濟研究院最新報告示警,新興市場面臨當地和美元利率上升,世界貿易增長放緩,資本流動下滑,以及貨幣貶值對資產負債表造成負面影響,造成新興市場及當地外幣融資企業難以喘息的壓力。該機構估測,今年第一季以來的新興市場資金流出、貨幣貶值,已造成整體新興經濟體GDP減損1.6個百分點,資產負債表規模則減損1個百分點。牛津經濟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斯萊特(Adam Slater)指出,以目前衝擊情況看來,與2014∼15年經濟放緩期間的衝擊相似,美元融資成本則進一步走升到2006年的水準,新興市場經濟成長預測的下行風險十分明顯。斯萊特表示,牛津經濟研究院在6月間已提出警告,新興市場面臨經濟動能持續的三個下行風險:高油價,世界貿易增長放緩,外部流動性壓力,現在看來情況還是一樣。尤有甚者,為挽留外流的國際資金而冒險採行升息策略,已然加劇經濟增長的下行風險。該院統計,23個新興經濟體樣本中,近期共有11個市場提高利率,其中7個超過75個基點,美元融資成本也隨之上升,比一年前的市場水位高出140個基點。世界貿易逐步放緩,也是牛津經濟研究院對新興市場危機提出的另一項警告。該院估測的世界貿易同步指標,貿易增長率從年初的6%估值,下降到現在的2.5%左右,斯萊特說,這雖比2014∼15年景氣最弱的時期來的好些,但現在已看出領先指標將進一步減速,對於出口為主的小型新興經濟體來說,這將是一個特別壞的消息。標普全球評級最新報告亦分析,在美中貿易緊張局勢下,聯準會也不放鬆升息腳步、力求貨幣政策正常化,兩者交互影響下,全球市場的資金流動變得更加緊張,企業機構發行新債更為困難,借貸成本明顯上升。


hfnfxdn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電影《極智對決》玄彬大讚孫藝真魅力與演技驚人。《極智對決》劇情描述在泰國發生史上最凶狠的人質綁架案,在有限時間內歹徒閔泰久(玄彬飾)將陸續殺害人質,為了停止更多人被殺害,韓國派出談判專家河彩允(孫藝真飾)與歹徒展開心理戰。在這部電影作品中,已有許多觀眾期待玄彬的首度變身反派,不過他也極力展現不同於大家印象中的反派形象,也刻意留長了頭髮感覺更加不羈。美女孫藝真則是為了給大家一種俐落又睿智的形象,反而剪了短髮,展現堅毅具領導力的女性感覺。玄彬更是在記者會上大嘆可惜,由於他與孫藝真在劇中總是隔著螢幕視訊對話,完全沒機會跟孫藝真面對面演對手戲,這點他真的覺得有些惋惜。“拍攝時我沒辦法跟孫藝真時常見到面,真的太可惜了,雖然不知道下一次何時還有合作機會,希望我們能合作另外一種題材的作品。”玄彬說明自己想與孫藝真再度合作的期望。平時孫藝真在螢幕前給人的形象是優雅有氣質,玄彬也發現了她的另一面,“孫藝真也有安靜又沉穩的一面,但不僅如此,也有興致勃勃,或是大剌剌的一面。原本我也只知道螢幕上的孫藝真,不過這次我也看見她其他方面的魅力。”玄彬更是大讚:“從大螢幕上看孫藝真的演出,內心戲也演得非常細膩。譬如我們以為會大肆表現於外的幾場戲,她卻相反地以內斂感情來表現,演出的方式與我想像得相當不同,所以連我也很好奇現場孫藝真的表現如何,這部分她真的很棒。”孫藝真也在記者會上大讚玄彬並給予100分滿分評價,對於玄彬的稱讚她也露出相當害羞的微笑,也表示希望下次還能有機會再合作,雖然這一次的《極智對決》對孫藝真來說是一個大挑戰,但孫藝珍也表示這次的演出雖然辛苦,成果是令人滿意的。由顏值超高主角玄彬與孫藝真合作的《極智對決》,在韓國上映以來累積觀影人次已近200萬人,本片也將於10月19日在台灣上映。照片/影片:華聯國際


hfnfxdn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韓央行總裁李柱烈週四 (4 日) 發出強烈信號,暗示本月稍晚時候可能會升息,以降低維持多年低借貸成本所帶來的不利影響。李柱烈在與首爾商界領袖階層的早餐會議上表示,「近期,在出口帶動下,經濟取得適當的增長,但在許多產業出現不平衡的情況,因為我們對未來的投資重視度較低。」本週公布的數據顯示,南韓 9 月的貿易順差為 97 億美元,高於 8 月的 69 億美元,1 至 9 月的出口額年增為 4.7%。儘管 9 月的出口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分析師指出這是因為中秋節連假所帶來的短暫影響,全球對於南韓商品的需求仍強勁。李柱烈指出,「我們有必要創造一個有利於投資的環境,並提升商業情緒,此外,現在正是時候 (對於央行來說),努力在金融領域取得平衡。」他強調,利率已維持在低水平近 10 年,導致房地產價格攀升,家庭債務上揚,南韓央行應該正視此金融領域的失衡。李柱烈的評論被視為一個強烈的暗示,南韓央行可能會在將於 10 月 18 日舉行的會議上提升政策利率。自去年 11 月以來,南韓央行一直將關鍵利率維持在 1.5%。南韓執政黨與總統文在寅則希望南韓央行能進行升息,以控制首爾地區飆漲的公寓價格,政府的房地產政策,未能成功控制房價。李柱烈在 9 月底時曾表示,將會視經濟指標與美中貿易戰情況,評估是否升息。國際清算銀行 (BIS) 於 3 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 3 月底,南韓家庭負債佔 GDP 95.2%,年幅達 2.3%,增幅僅次於中國與香港的 3.7% 與 3.5%。而南韓今年 4 月至 6 月的家庭信貸達 1493.3 兆韓元 (1.333 兆美元),年增 7.6%。為了維持金融穩定性,南韓國務總理李洛淵也呼籲央行升息,他表示,「若未升息,將產生與資本外逃相關的問題,韓國與美國間的利差擴大,家庭債務 (攀升) 的壓力將繼續存在,現在是時候開始更認真對待這件事。」


hfnfxdn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週三 (3 日) 美國「小非農」經濟數據強勁,使投資者認為經濟將可對抗通膨壓力,另一方面,義大利承諾將調降赤字目標,與歐盟緊張關係緩和。美債殖利率攀升至近年高點,導致公共事業股與房地產股走跌,金融股則走升。債券價格與殖利率呈反向走勢,10 年期美債殖利率週三飆升 10.3 個基點至 3.159%,為 2011 年 7 月以來的最高水平,且創下 2017 年 3 月以來的最大單日殖利率攀升。2 年期美債殖利率上揚 4.5 個基點至 2.860%。30 年期美債殖利率攀升 10.9 個基點至 3.315%,為 2014 年 9 月以來的最高點,展現 2016 年 11 月 9 日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為美國總統川普當選的隔天,當時投資者開始考慮他所承諾的財政刺激計劃。義大利總理 Giuseppe Conte 3 日在政府預算峰會後表示,將調降義大利財政赤字目標,未來 3 年的財政赤字與 GDP 比將分別降至 2.4%、2.1% 與 1.8%。此外,義大利公共債務目前達 GDP 的 131%,Conte 承諾將加速削減政府債務,2021 年前降至 126.5%。此舉代表著義大利態度軟化,與歐盟緊張關係有所減緩,消息公布後,義大利債殖利率下滑,歐元攀升,10 年期義大利債殖利率走低 12 個基點至 3.31%,與 10 年期德債殖利率利差從 300 個基點回落至 283 個基點。美債殖利率攀升,導致對利率較敏感的產業類股走跌,SPDR 公用事業 ETF(XLU) 週三下跌 1.20% 至 53.51 美元,Vanguard 房地產 ETF(VNQ) 受挫 1.1% 至 78.90 美元。金融類股則是受益於較高的利率,SPDR 金融類股 ETF(XLF) 攀升 0.94% 至 27.95 美元。


hfnfxdn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劇組們一起渡過了四季,感謝他們帶給大家這麼棒的作品…!tvN週末劇《陽光先生》在上週末迎來了大結局,收視率在最後創下新高18.129%外,首爾圈也突破20(21.828%)寫下了最棒的紀錄,李炳憲、金泰梨、柳演錫、金玟廷、卞約漢等人也在此前發表了終映感想,另外,好奇每一位主角結局的朋友,也可以點開下方連結的文章哦~!*延伸閱讀:韓劇《陽光先生》第24集完結篇:他們的Ending「槍」、「光榮」、「悲傷結局」▼李炳憲:「在最後歷經了春、夏、秋、冬這四季的回憶一一浮現,時隔多年再回到電視劇的拍攝現場,《陽光先生》這作品也讓我感到既緊張又興奮,特別感謝一直以來關注本劇且愉快收看的觀眾們,希望對我…甚至是對大家而言,都能夠成為一部令人難忘的電視劇。」▼金泰梨:「回憶如山一般堆積起來,24集的大長征也在不知不覺中結束,心情感覺很奇妙,拍攝的過程真的很愉快、也很幸福,心中充滿了感激,更希望我幸福的心情能夠傳達給大家,讓各位能夠愉快地欣賞到最後,感謝這期間喜愛高愛信和金泰梨的所有人。」▼柳演錫:「要送走一起渡過四季的作品真的很捨不得,也因為是長時間的拍攝,所以和前後輩、同僚演員們、導演、編劇、工作人員們都已經很有感情了,對東魅更是投入許多情感,要和他道別相當不容易,希望觀眾們也和我一樣,把這個角色長久地留在心中吧。」▼金玟廷:「在演員的生涯中,要遇到作品性和收視率兼具的戲真的很難,很榮幸能夠參與到《陽光先生》,為此感到自豪且開心,最感謝的就是透過陽花的台詞和表情,能夠與觀眾們產生共鳴,這將會成為長長久久留在我記憶中的角色和作品。」▼卞約漢:「通過《陽光先生》這作品,很多人都說不會忘記我,會一直記得我,真的很感謝,也謝謝這期間喜愛金熙星,還有《陽光先生》的所有人,希望這部好作品能夠一直留在大家的心中。」(圖自:官方劇照)


hfnfxdn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台北2日電)台灣大哥大扶植影視音創作人才,啟動「勇敢追夢3.0」計畫,攜手福茂唱片為嘻哈雙人組合「S.T.F抒天弗」打造數位創作單曲,這也是台灣大哥大協助第3位素人歌手一圓音樂夢。台灣大哥大流行音樂業者福茂唱片再次跨界合作,為流行嘻哈雙人組合「S.T.F抒天弗」打造數位創作單曲「Time to Go說走就走」,唱出年輕世代即使徬徨迷惘依然勇往直前的追夢故事,由金曲獎最佳音樂錄影帶導演陳映之操刀執導MV,並在今天記者會上發表MV首播,今年台灣大與福茂唱片再度攜手合作選秀,在去年「myfone行動創作獎」原創歌曲組的13位佳作以上得獎者中,經唱片公司兩度面試,以「思鄉」這首創作獲得佳作的嘻哈雙人組合「S.T.F抒天弗」脫穎而出。台灣大哥大基金會董事長張善政表示,台灣大整體團隊多年來積極扶植優秀影視音創作人才,提供他們站上商業平台的機會,以提高能見度。「勇敢追夢」計畫至今已是第3年執行,每一年選出的素人歌手的背景與創作特色相當多元。台灣大哥大第一屆選出的張仰華的創作「艾伊達尼」,結合原住民魯凱族母語唱出對家鄉的溫暖思念,去年「勇敢追夢2.0」由美國伯克利音樂學院學生黃霆睿,結合古典鋼琴演奏、Rap的EDM電子舞曲創作「天堂不是想像」,今年的「勇敢追夢3.0」由「S.T.F抒天弗」出線。「Time to Go說走就走」單曲將在MyMusic及所有音樂串流平台上架,MV也將在myVideo和各大社群網站分享,其中歌曲與MV在Youtube與Facebook上的點閱率加總若突破百萬,台灣大明年初就會將「S.T.F抒天弗」送上台北小巨蛋的萬人舞台圓夢。(編輯:楊凱翔)1071002


hfnfxdn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